可樂大作戰 (愛喝它嗎?給點心得)

可樂不樂 匯源不賣

2009-03-18 00:09:46 / 天氣: 舒適 / 心情: 平靜 / 個人分類:消費

QUOTE:

誰也沒料到,馳騁世界百年的全球最大飲料公司可口可樂領到了中國出台不久的《反壟斷法》的首張紅牌。


可口可樂與匯源的聯姻因《反壟斷法》中斷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關口,中國商務部否決可口可樂與中國果汁飲料巨頭匯源的聯姻“一石激起千層浪”,商務部一反常態,第一時間發佈公告,詳細闡釋為何做出這一決定。

中國通過《反壟斷法》的目的之一就是保護具有戰略意義的行業,一杯果汁、一瓶可樂不足為戰略行業,但折射出中國引進外資的政策進入新的時期。

今非昔比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成功秘訣之一就是千方百計吸引外資,為此不惜給予外商在稅收、行政上的諸多優惠,但這一態勢隨著可樂與匯源聯姻的終結而收縮。

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軍對BBC中文網說:“中國這些年的發展是有問題的,過度地、不加保護地放開大門,結果導致非常多的領域幾乎落入外資之手,這種發展戰略在其它各國是沒有的。”

國內媒體報道說,中國的民族品牌在改革開放中“淪陷”,活力28、中華牙膏、樂凱、樂百氏等本土品牌一一被收入外資囊中。

因此,當可口可樂去年九月提出收購匯源之時,觸動了國人的敏感神經,當時包括新浪、網易等多家門戶網站就收購一事進行的調查顯示,近80%的網民對收購表示反對,在商務部做出否決裁決後,幾乎同樣多的網民表示贊同。

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與活力28和中華牙膏相比,為什麼收購匯源會激起這麼多國人的反對?

研究中國經濟轉型及產權的英國北安普頓大學經濟學高級講師陳鮆對BBC說:“這說明外資收購中國企業變得越來越成熟了,同時收購的成本也越來越大了。”

“在早些年的收購當中,中國的企業和政府對外部世界瞭解比較少,那個時候的收購看起來比較快,門檻相對較低,但帶來了很多的遺留問題。 ”

的確,想當年“美加淨”佔國內市場近20%的份額,超過現在的匯源市場份額,在與莊臣合資後,不盡如人意,後來上海家化準備購回商標,但已回天無力。

另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為什麼中國留不住民族品牌?一位網友評論說:難怪中國沒有“百年品牌”,乾不好的跨了,乾得好一點的“賣了”,與日本和韓國的企業形成鮮明反差。

從企業角度來說,有個好價錢就賣無可厚非,只說明中國的企業沒有長遠規劃,不像當年日本鬆下公司的目標就是鑄造一家“千年老店”﹔從政府來說,缺乏有效促進民族企業發展的政策和規劃﹔從國人來說,他們缺乏對本土企業的關注,讓企業感覺不到背後有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意志。

從可口可樂收購匯源這件事看,政府和國人的態度似乎開始轉變,那麼企業呢?

賣兒還是賣豬?

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軍說:“一個民族品牌是經過多年醞釀成熟的,就像養了一個孩子,終於把孩子養大了,但是突然要把孩子賣給別人,大家感情上不能接受。”

但是,當事人匯源果汁集團董事長朱新禮曾說:“辦企業應該像兒子養,但要像豬那樣賣。”

朱新禮認為,企業買賣應屬商業行為,養大了,養壯了,有人看上願意出錢買,為什麼不賣?

朱新禮還援引李嘉誠,稱他在辦企業之前、在未買這個企業前,首先想的是怎麼把它賣掉。"為什麼李嘉誠你們覺得正常,朱新禮賣你們就覺得不正常呢?"

無論正常與否,中國商業務部已做出裁決,可口可樂公司表示不會繼續購買,而匯源也表示遵從決定。

仲大軍說,中國政府做出的這一決定有更深層的考量。

他說:“在當前國際貨幣大動蕩的環境下,只有企業的自主產權是真金白銀,中國不敢為了要美元而輕易放棄企業主權,況且現在中國有太多的美元外匯。”

中國企業正在實施“走出去”的戰略,中鋁集團收購礦業巨頭力拓的部分股份即將等候澳大利亞政府的審批,有人認為,中國對本土企業的保護會影響"走出去"的戰略。

但仲大軍認為,與外資相比,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比例微乎其微。況且,美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都有相關保護本國企業的法律。美國經濟危機如此嚴重,但要想購買美國的公司仍難上加難。

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案例或許會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坐標點,中國經濟要增加未來全球化中的發言權,首先做的就是增加民族企業對中國人的生活影響力。
這大概叫作"老大哥火大了"今非昔比...

TAG: 可樂 消費

我來說兩句

(可選)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