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曆

« 2016-09-20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RSS訂閱

和合術-以德爲藏,和合皆樂

2012-05-03 16:34:16

和合術-以德爲藏,和合皆樂
收藏的情趣——以德爲藏,和合皆樂

  劉先生特地拿出了從銀行取出來的銅爐,點上熏香,放上古琴的音樂,和作者娓娓道來這些年他的收藏以及他對于收藏的看法。

  他最早也做瓷器收藏,但是一次和銅爐的偶然相遇,讓他走上了銅爐收藏和研究之路,時至今日,他最喜歡的當屬文房清玩,劉錫榮從身後的書櫃裏一件一件的拿出自己收藏的文房供作者把玩,這些小玩意件件是他的心頭摯愛,看得出他是一個傳統中國文人的收藏,不僅僅是收藏,在對其他方面他也做到了和中國文化相通,比如香爐的擺放位置,2010年春拍,某拍賣古琴專場的圖錄卻將雙魚耳爐置于古琴之旁。琴乃古代最爲高雅樂器,通常置于琴室、文房、庭堂、陽台亭內、松下竹前。雙魚耳爐寓意‘魚水之歡’,當置于帝後寢室,不可能出臥室。這兩者是不可能相伴同一場景的。”

  我們亦可從另外一方面來窺探劉先生的收藏觀,他對現代人收藏瓷器的看法:“現在的瓷器跟當初的湖田窯看來,從晚明以後,當時頂多有一個五彩,有青花加五彩,後來就是五彩、鬥彩、淺降彩,一大堆,搞得花花綠綠,遠不比宋代湖田窯,官、哥、汝、定、鈞那麽清雅而高貴,單色釉是那麽高貴的,我想說的是現代社會發展了,實際上器物也在發展,而且文化又是相通的,宋代的瓷器文化在當時是高貴的,現在人們回想起來也是那麽高貴的,大部分人現在都不喜歡宋代的瓷器了。因爲宋代的瓷器比較單調,連民國的粉彩和淺降彩都炒到過千萬”。

  以德爲藏,和合皆樂。獨賞宣爐,以文爲本,以物爲界,形色款式全品爲尚,和合皆樂,以德爲藏也是,合則已,不合則分,善人則必善己,善己則必善人,合則離,不合則分,與其分不如合,合則離,我願意以我這個入界,若有益于衆家,焉又何妨?

  嚴謹的治學態度

  劉錫榮做過秘書,又涉足金融領域、資本市場、政策研究及咨詢,他從事的職業和藝術品毫無關系,目前他在國家政府機關工作,專門負責撰寫政府宏觀經濟類文件,這種職業的特性造就了他治學的嚴謹性,和劉先生的談話中,我也深深的感受到這種嚴謹的思維方式對他研究銅爐的影響。

  劉錫榮從十幾歲集郵開始,到成爲中國銅爐收藏第一人,這近40年的收藏之路,一座座銅爐見證了他的收藏曆程。

  翻開書中的一座明宣德鬲式爐,這是劉錫榮在比利時一個小鎮的小拍賣上拍得的,也是劉先生眼中真正的“宣德爐”。其判斷依據有三:首先是“材質斷代”,銅器最早出現在人們的視野是以青銅的形式,當時間輾轉到了宋代,“青銅”漸漸沒落而轉爲“黃銅”,但是這一轉變過程實則用了數百年。直到清代,青銅才徹底消失。習慣上,業內將宋到明時期所用的銅稱爲“過渡銅”, “黃而發青,青而發銀,也有微黃。” 劉先生這樣描述過渡時期的銅。爲了研究宣德爐,劉錫榮細化了各個曆史時期用銅的配方表,因此根據這座鬲式爐的材料特征,我們可以大體將其判定至明代。

  第二個依據是款,這座鬲式爐鑄有“明宣德壬子年十洲郭氏珍玩”之款。今天我們在博物館的很多器物上會看到“大明”字樣。“大明”象征著官器,此處未見有“大”,可見其並非皇家用品,後劉錫榮查閱史書,發現明時期的確有此人,是爲宣德爐督造者。十洲在現河北邯鄲武安市,此處現在郭姓的村子仍有遺存,當地郭姓居民傳聞是這個郭氏後裔,這也有力的證明了此銅爐是在明宣德時期郭氏在朝爲官時期的器物。

  其三,觀察器形和整體工藝,學術上稱“類型學”, 這座明宣德鬲式爐唇很厚,通常我們會將其判斷爲晚明到清時期的器形。但是有一件出土成化時期的銅爐標准器,與其相較,明顯的發現,此爐和明成化時期爐子的器形基本一致。據此,我們也可以將它的時期推至明代甚至是明早期。

  這種治學的嚴謹性不僅體現在他對于銅爐的鑒定上,更體現在他對于前人研究成果的態度上,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大抵說的就是如此,在對前人的學習之時,他能發現並提出錯誤,如對民國時期銅爐收藏大師趙汝珍《古玩指南》中就有明顯的兩處錯誤,其中一處在于趙汝珍在《古玩指南》中說明宣德爐有5000座,而不是我們常認爲的18000座。

  第二處在于趙汝珍說是凡是刻有玉堂清玩的爐子都是宣爐的樣爐,然而通過考證發現,“玉堂“最早見于戰漢時期,只要房子裏面裝飾與玉相關的東西,人們都會把屋子稱作”玉堂“,從唐代到宋時期,翰林院的稱呼就逐步演變爲”玉堂“。從漢到清有更數不清的房間被稱爲”玉堂“了,那趙汝珍以什麽爲依據說只要刻有”玉堂清玩“字樣的爐子都是宣德爐樣爐呢?

  在對銅爐的研究上,的確,劉錫榮真正做到了與中國文化的息息相通,談及以後在銅爐研究上的問題,劉錫榮說:“我已經和銅爐告一段落了,銅爐只是我收藏中的一部分,我的收藏不僅限于銅爐,還有中國書畫和文房等,我的收藏以後都是要捐贈出去的”。

  劉先生何出此言呢?他說:宣德爐對我來說只是我的文化載體而已,它並不是我所追求的本質,文化賞宣,我是用文化來闡述宣爐和鑒賞宣爐的,物以載道,我是用它來宣傳我的文化的,這就是收藏的精髓所在。

  回頭看一看曆史上著名的收藏家,大抵不都是這樣嗎?其實收藏不就是這樣嗎?以德爲藏,和合皆樂。

TAG:

我來說兩句

-5 -3 -1 - +1 +3 +5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