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電腦 台灣吹熄燈號
台灣一向是全球筆記型電腦最大製造王國,但這個「台灣第一」,最近就要走入歷史,因為最後一條生產線都要移往大陸。
早期堅持在台灣生產的大眾電腦,九月在台的生產線已悄悄「熄燈」,這是電腦大廠在台灣最後一條的代工生產線,最近停工了。雖然大眾電腦在台工廠還有約一百位員工繼續工作,但未來這塊基地只作倉庫。
今年初,廣達、仁寶等大廠即已宣布,因為成本考量,將量產生產線全部外移。
筆記型電腦製造是台灣過去十年來最重要的電子產業之一,每十台筆記型電腦,就有約八台是台灣業者代工製造。若以今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出貨量五千八百萬台的預估值推算,台灣廠商出貨量將超過四千五百萬台,全球市占率約略八成。電子業外銷一度是造就台灣奇蹟的高出超來源。
大眾生產線的轉移,正式宣告中國大陸已取代台灣,成為全球筆記型電腦最大的生產基地。過去數千萬台筆記型電腦底部打印「Made in Taiwan」輸往全球市場的時代已經過去,台商都說,現在應該強調「Made by Taiwan」。
台灣廠商因為無法掌握高階零組件如處理器等產品的價格,加上客戶不斷砍價,台灣業者的優勢,僅有嚴格控制生產成本,提高運送效率,以及彈性的生產速度。在此情況下,向具備低成本條件的大陸西進,是必然趨勢。因為筆記型電腦大廠在對岸的基地已達到經濟規模,不少業者今年起加強裁員,在台生產線的直接員工人數急速下降。
根據統計,廣達、仁寶在台生產線上的直接員工,民國九十、九十二年時分別逼近三千人大關,隨著政府開放筆記型電腦組裝外移大陸,去年都快速降至數百人;更早外移的英業達,早於九十二年時,就將在台生產線員工數降至五百人以下。
氣憤的員工不約而同地到處投訴,爆料「公司裁員」訊息,各大廠生怕被誤導貼上「放棄台灣、前進大陸」的標籤,除了急著澄清「優退非裁員」,還不忘感性地表達對離職員工的不捨。
「台灣關廠、大陸擴廠,算哪門子的『做不下去』!」收到裁員通知的老王痛斥,根本是老闆嫌台灣工錢太貴。不過,企業主考量的是激烈競爭的現實因素。
台灣業者有全球八成的製造產能,全數用來競爭國際品牌大廠的訂單。根據今年上市公司第一次公布的合併財務報表,「電腦代工五哥」裡,鴻海、華碩、仁寶、明基等業者合併毛利率都高於非合併財報,顯示海外的毛利率已經超越台灣。
大陸人力比台灣便宜五倍,土地又相對低廉,架設筆記型電腦生產線只要斥資十億元,就可蓋好一座年產能二百五十萬台的廠房,隨便增加工人輪班,產能馬上倍數放大。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今年股東會後就曾說:「台灣縮減製造端的人力,已是大趨勢,難以避免。」
【轉刊 2005/09/18 聯合報】
|